在大多数流程行业,制造是由控制台操作人员进行实时的直接控制。如果这个操作员犯了一个关键性的错误,整个公司以及和它利益相关的机构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。有关人为因素和人机工效学的研究,就是要探索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。在任何行业和组织的任何层级上,每个人工作的表现都会直接影响安全、生产和利润。因此,需要创造最优良的工作环境,提高操作员自身人的可靠性,这样制造企业才能达到最佳安全水平和利润水平。报警系统和人机界面(HMI)是提高操作人员可靠性最重要的方法。在现代化的集散控制系统(DCS)问世之前,生成新的警报需要额外的物理报警面板和相关的线缆。由于每一次报警都会发生相关的成本,只能在最重要的区域安装必要的报警装置。然而,在现代DCS系统之中,报警只需要进行最少的参数配置,并不需要什么单独的成本。因此,工厂中的报警器的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。一台DCS操作控制台上拥有超过3500个配置报警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,这就会造成每天都会有数千个警报产生。很多警报实际上是一些不常见的报警系统的问题导致的。这些问题包括:警报泛滥(在短期内触发大量的报警)、无聊和荒谬警报(测量值反复进出报警状态阈值)、陈旧警报(测量值已经保持在报警状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)以及预测性维护信息被错误的当成警报显示在屏幕上。上述这些因素都会加重操作员的工作负担,降低人员的可靠性,而且经常会导致他们遗漏掉关键性的警报。事实上,警报系统表现不佳一直都看作是异常状况和主要事故的重要诱因。